近年來,鄭州澍青醫學高等??茖W校依托自身學科和專業優勢,積極對接社會衛生健康發展,以人才培養為核心,努力把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群打造為內涵豐富、質量高位、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高地。
深化理念謀落實
學校深入貫徹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河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為指導,堅持面向基層、服務基層、立足全人群,踐行“服務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的教育理念,以河南省高水平專業群——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群為引領,輻射護理、中醫、藥學等校級專業群協同發展,深入探索“重視內涵、協同發展、凝練特色、拓展功能”的建設路徑,形成“1+3”專業建設格局。
“七個有力”重引領
專業群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以一流支部建設引領一流專業建設,不斷探索“支部+專業”育人新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祻歪t學系學生黨支部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扣“七個有力”,不斷提升黨支部組織力、凝聚力,全面激發育人活力;同時,深入思考“黨建+、怎么+”,以知識技能掌握為核心抓手,將紅色資源、志愿服務、專業教育融入黨支部建設之中,為黨支部注入育人力量,先后獲批河南省高校省級樣板黨支部和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自獲批以來,該黨支部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群內基層黨支部深入探索,充分釋放紅色育人的磅礴力量,將育人與育才有效融合,培養理想信念堅定、有擔當、有能力的高層次技術技能型健康服務人才。
“雙思”協同增實效
專業群積極構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貫通的思政育人體系。堅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持續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探索形成“131”教學模式:一支專兼結合的思政課教師隊伍,落實時間、制度、載體三大保障,培養一批有理想、有信念的新時代青年。堅持把課程思政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出臺《課程思政實施方案》,將思想引領貫穿于教學計劃、課程內容、教學過程等主要教學環節,重點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求真務實的精神;強化培訓,讓教師深入理解課程思政內涵,充分挖掘專業課程思政元素、專業知識和教學方式中的思政資源,使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內容合理自然地融合,真正做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優化資源強基礎
專業群不斷夯實強有力的基礎支撐,持續優化“硬件”資源,現有國家教育部門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生產性實訓基地一個,河南省高等職業院校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生產性實訓基地、河南省健康養老護理教育培訓基地等4個,實驗實訓室135個,智慧教室6個,虛擬仿真實驗實訓中心一個,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完善的實驗實訓條件,為培養學生理實一體的職業基本能力和素質提供了堅實保障。
注重“軟件”資源的開發與拓展。積極推動教材改革,依據崗位工作實際需求,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開發編寫教材,兩部教材榮獲河南省首屆教材建設二等獎,4部教材入選河南省“十四五”首批職業教育規劃教材;著力打造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師資隊伍,加大“外引內培”力度,注重發揮名師、大師的引領帶動作用,促使專業教師成長,群內11名教師被確定為河南省職業院校省級骨干教師培育對象,6個團隊、47名教師分別被認定為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課程思政教學團隊、教學名師;創新課程體系建設,根據專業“X”證書重構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構建“基層共享、中層互通、上層互選”的“平臺+模塊”核心課程體系,設計“1庫1平臺X模塊”專業群教學資源,搭建了服務創新平臺,現有省級精品在線課程6門、河南省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
產教融合育人才
專業群把深化產教融合作為專業建設高水平發展、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關鍵舉措,不斷健全產教融合機制,創新“校院(企)合一、真實環境育人”人才培養模式,將教學安排在具有虛擬仿真實境的課堂教育環境和具有職業實境的臨床教學環境中交替循環進行,通過專業基礎學習、專業技能學習、職業綜合能力培養三個階段,使學生職業素質和能力得到提升。同時,深入構建“六個一”育人保障:校院(企)共同建設一批現代化實驗實訓室,共同研發一批活頁式教材,共同組建一批名師工作室和大師工作室,共同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共同制定一套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一系列優質教學資源。發揮學校、醫院、企業等在人才培養中的協同作用。
持續推進“訂單班”人才培養,與醫院、企業簽訂培養協議,立足崗位能力需求,篩選學生專業適配度高的訂單項目,從大一新生中選拔優秀學生組成訂單培養班。充分發揮校院(企)雙元育人主體作用,采用“共育、共管”的合作機制,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由學校專任教師和醫院(企業)的專業醫務人員、技術人員組成訂單班教師團隊,采取“1.5+1.5”培養方式,實現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學生專業技能與崗位能力需求精準對接,有效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及用人單位滿意度。
在校院(企)深度合作的基礎上,專業群積極整合自身在教學等方面的優勢資源,與醫院(企業)在臨床實踐等方面的優勢資源深度融合,共建專業學院,共同培養具有高尚醫德、扎實理論知識、熟練實操能力的“德術雙馨”的優秀人才,增強為基層健康衛生服務事業服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