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佛山
城市概況
佛山是廣東省轄地級市,行政區劃面積3797.72平方公里,東倚廣州,毗鄰深圳、香港、澳門,是珠三角地區西翼經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與廣州共同構成粵港澳大灣區三大極點之一,下轄禪城、南海、順德、高明、三水5個區,常住人口955萬人。
佛山是全國第17個、廣東省第3個經濟總量超萬億元的城市,202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27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301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00.5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萬元,市場主體總數達157.6萬戶,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75萬億元、貸款余額1.99萬億元。
【城市榮譽】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一、底蘊深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1.佛山“肇跡于晉,得名于唐”,公元628年,古人在城內挖掘出三尊佛像,認為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地名為“佛山”。佛山是嶺南廣府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之一,也是我國“四大聚”“四大名鎮”之一,特色傳統文化聲名遠揚,向世人展示這座千年古城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
嶺南廣府文化發源地之一。佛山粵劇、功夫、龍舟、龍獅、陶藝、工匠、美食、秋色、祖廟、忠義“十大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剪紙、中醫藥、香云紗等文化符號深入人心,行通濟等特色民俗活動源遠流長,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分別達15項、56項,共同構成佛山的文化群像。
·粵劇文化——紅船弟子、南國紅豆。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誕生了粵劇最早的戲行組織——瓊花會館。2009年,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功夫文化——剛柔并濟、自強不息。佛山是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獲評為全國唯一的“武術之城”。詠春拳、蔡李佛拳、洪拳等發端均與佛山深有淵源,武術大師黃飛鴻、梁贊、葉問、李小龍等祖籍均在佛山。
·龍舟文化——揮槳競渡、勇趕前列。佛山是國內首個“中國龍舟龍獅運動名城”,南海區是“中國龍舟運動之鄉”,順德區是“全國龍舟之鄉”。
·龍獅文化——高樁采青、鼓振雄風。佛山是南獅的發源地,民間每逢節慶或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禪城區、南海區均被授予“中國龍獅運動之鄉”。
·陶藝文化——南風窯火、流光溢彩。佛山自古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制陶工藝有700多年歷史。建于明代的南風古灶薪火相傳500多年,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活態陶瓷柴燒龍窯。
·工匠文化——敬信重業、精益求精。古代佛山陶瓷、紡織、鑄造、醫藥等行業鼎盛,各行各業手工技藝高超,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厚植于此、生生不息。
·美食文化——粵味佳肴、廚出鳳城。佛山是粵菜發源地之一,獲評“中國粵菜美食名城”。民間素有“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順德區別稱)”之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順德區“世界美食之都”稱號。
·秋色文化——七色競放、爭奇斗艷。佛山秋色是民間傳統慶豐收的習俗活動,形式包括民間工藝和文藝表演,參演群眾數千人,巡游隊伍長達數公里。
·祖廟文化——古韻悠遠、兼容并蓄。佛山有著“一座古城、兩座祖廟”的綿長掌故。其中,佛山祖廟被譽為“東方民間藝術之宮”“嶺南建筑藝術之宮”,蘆苞胥江祖廟是中國“南武當”所在地、集儒釋道三教于一身。
·忠義文化——鐵骨忠魂、青史留芳。明代,佛山以民眾忠肝義膽保衛桑梓而獲賜名“忠義鄉”。近現代以來,鄧培、陳鐵軍、羅登賢等佛山兒女積極投身革命事業,展現了佛山人民忠勇正義、保家愛國的精神品質。
2.自古工商業繁榮。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商業已十分繁榮,至明清時更是成為“廣貨”和“北貨”的著名集散地,與北京、漢口、蘇州并稱天下“四大聚”,與湖北漢口鎮、江西景德鎮、河南朱仙鎮并稱全國“四大名鎮”。
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
3.人文薈萃才俊輩出。唐宋以來廣東出過9個狀元,佛山占5個,明清時期為“氣標兩廣的人文之邦”。近代以來,孕育了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南昌起義發起人之一譚平山、中國女權運動先驅之一何香凝、開創近代民族工業先河的實業家陳啟沅、“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等各界名人。
二、享譽世界的重要制造業基地
佛山始終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高質量推進制造業當家,逐步建立門類齊全、配套完善的產業體系,工業規模居全國第4位。佛山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80%以上產品與居家生活密切相關,“有家就有佛山造”譽滿全球。
1.工業體系門類齊全。佛山制造業幾乎涵蓋制造業各行各業,機械裝備、家電家具、陶瓷建材、食品飲料等傳統優勢產業基礎雄厚,新能源、工業機器人、醫藥健康、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1萬家。70家企業入選廣東制造業500強,數量居全省前列。
2.制造業集群化規?;厣黠@。佛山擁有裝備制造、泛家居2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和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領銜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南海區氫能產業集群、順德區機器人制造產業集群入選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佛山現有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26個,形成“一鎮一主品”的專業鎮經濟形態,各主要行業的本地產業配套率高達90%以上。
3.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速增效。佛山出臺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政策25條,設立專項發展基金,工業互聯網迅速發展,超過58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實施數字化轉型、占比近六成,其中包括“燈塔工廠”2家、國家“數字領航”企業2家。
4.重構優化產業空間格局。佛山劃定450平方公里以上工業用地保護紅線,謀劃建設佛北戰新產業園、佛山臨空經濟區等大型產業園區,布局打造“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制造業園區”,加快重塑“中部強核、東西兩帶、南北兩圈”高效聯動產業格局。
·佛北戰新產業園??傄巹澝娣e518平方公里,是廣東省首批七大大型產業集聚區之一,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氫能)、機器人、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佛山臨空經濟區。位于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東南部,規劃面積16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航空物流、高端裝備制造、電子商務等產業。
·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制造業園區。以現有54個萬畝工業集聚區為基礎,實行一個園區、一個主導產業、若干個配套產業的“1+1+N”發展模式。
5.“制造+服務”深度融合發展。佛山高起點規劃建設“十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區”,為佛山制造高端化發展提供服務支撐。
佛山大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2023年各類政策性金融工具幫助2.3萬家次企業解決融資超1060億元,上市企業總數達81家。
佛山建設提升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廣東工業設計城等平臺,獲評工業設計特色類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成效居全國前列。
6.打造“中國制造”品質標桿。佛山是中國品牌之都,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中國馳名商標數量均居全國地級市首位,企業標準“領跑者”數量居全國第一。
三、面向全球的創新型城市
佛山是國家創新型城市,堅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構建“人才引育+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應用”協同創新體系,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促進產業與科技互促雙強,2023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預計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力量。
1.區域創新平臺建設卓有成效。
·佛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務院批準建設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管理面積470平方公里,現已集聚制造業企業超過1萬家,核心區域布局建設佛山人才創新燈塔產業園。
·三龍灣科技城。佛山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省級重大戰略平臺,位于廣佛同城發展核心區域,面積130平方公里,區域內擁有中德工業服務區等省級開放合作平臺。
·廣東金融高新區。廣東首個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綜合試驗區,擁有千燈湖創投小鎮等平臺載體,已有超1900家金融機構及知名企業落戶,總投資超2800億元。
2.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提升。支持季華實驗室、佛山仙湖實驗室、藍橙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打造有研(廣東)新材料技術研究院、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布局提升5大中試平臺和10大成果轉化平臺,著力推進應用型科技創新。
·季華實驗室: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聚焦新型顯示裝備、半導體技術與裝備、高端數控機床等研究方向,著力打造相關領域國內一流、國際高端的戰略科技創新平臺。
·仙湖實驗室: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佛山分中心,聚焦氫能與燃料電池和氨氫融合新能源兩條研發主線,著力打造新能源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3.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突出。佛山現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萬家,居全國地級市前列。擁有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2039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29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890家。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114家、眾創空間90家。
4.創新創業環境持續優化。佛山積極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設立“人才日”,重構優化人才政策體系,已培育引進省、市科技創新團隊342個、博士超7000人,領軍人才超400人,人才資源總量達245萬人。
佛山是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擁有首批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唯一的廣東高??萍汲晒D化中心,2023年專利授權總量8.7萬件,有效發明專利量5.1萬件。
四、敢為人先的改革先鋒城市
佛山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之一,向來有著先試先行、敢闖敢干的進取精神。從“南海模式”“順德模式”的獨樹一幟到民營經濟的萬馬奔騰,從土地制度改革的敢為人先到產權制度改革的率先破題,再到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亮點紛呈,佛山改革走在全國全省前列,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1.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日臻完善。佛山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構建“益曬你”企業服務體系,獲評全國營商環境“十大最佳口碑地級市”。
·出臺全國首部服務市場主體的地方性法規《佛山市市場主體服務條例》。
·在全國率先推行“證照聯辦、一照通行”系列改革,開辦企業僅需“一個環節全辦理、半天內辦結、零成本”。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全省領先,創新推出重大產業投資項目審批代辦服務,工業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初步實現“拿地即開工”。
·在全國首創“人工智能+雙隨機”市場監管模式,獲評全國首批十大“放管服”改革典型經驗。
2.民營經濟蓬勃發展。佛山深入實施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多年穩居全國民營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佛山擁有一大批民營骨干企業和細分行業“隱形冠軍”,7家企業入選“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2家企業躋身“世界企業500強”
3.基層改革激發活力動力。佛山堅持把區、鎮(街道)作為改革發展的主戰場,鼓勵基層改革勇闖新路,南海區獲批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順德區獲批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
佛山五個區地區生產總值均超千億元,排名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前40強,其中順德區連續12年位列榜首,南海區連續10年排名第二。全市32個鎮(街道)中,地區生產總值超百億元的有30個,其中獅山鎮、北滘鎮超千億元;19個鎮入選全國千強鎮。
五、朝氣蓬勃的粵港澳大灣區西向門戶城市
佛山依托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承東啟西的區位特點,大力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和制度規則“軟聯通”,深化與廣深港澳對接合作,助推珠江口兩岸協同發展,強化對粵西及西南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為大灣區建設向縱深發展發揮著關鍵支撐作用。(以上資料摘自佛山市人民政府網站)
風景名勝
南風古灶
佛山祖廟
長鹿旅游休博園
長鹿旅游休博園誕生于2000年,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倫教三洲建設東路,毗鄰珠江干流,現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新升級的長鹿旅游休博園擁有十大主題園區:機動游樂園、童話動物王國、長鹿度假村、國際大馬戲·地球村幻秀、長鹿農莊、礦洞海洋館、冰雪世界、長鹿科技館、水世界、侏羅紀探秘、軍事主題公園。十幾種主題酒店,如海底酒店、洞穴酒店、火車酒店、軍事主題酒店等,大小主題餐廳八十多個,最大的餐廳可同時容納3800多人用餐。
長鹿旅游休博園集吃、住、玩、賞、娛、購于一體,是大型旅游綜合體,是您休閑娛樂、旅游度假、商務會議、戶外拓展、科普教育的首選之地。
碧江金樓
碧江金樓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碧江,屬明清時期建筑,原是碧江蘇家的藏書閣,清代道光23年,曾任兵部職方司官員晉贈榮祿大夫(從一品)的蘇丕文榮歸故里,大興土木營造出嶺南豪宅——職方第,附建書樓賦鶴樓。藏書閣的屏門、門坊、檐板、廳壁、天花藻井的木質雕飾均以真金鑲貼,金碧輝煌,幾乎包羅了木雕藝術中的所有手法,故得名金樓。是晚清廣府民居建筑代表。
金樓古建筑群由泥樓、職方第、金樓、南山祠、見龍門、亦漁遺塾、慕堂祠、磚雕大照壁和三興大宅等等多座建筑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書齋、園林等功能,保留著干打壘、蠔殼墻、水磨磚、“鑊耳山墻”等等嶺南特色的古建筑實物。據說是因清末名臣戴鴻慈之女嫁入職方第,作為嫁妝與贈。院宅內還保存著當年劉墉、宋湘、王文治、張岳崧、戴鴻慈等清代名家、進士題寫的木、石匾額及多件書畫翰墨真跡。
順峰山公園
順峰山公園,順德“新十景”之一。 位于佛山市順德新城區西北部太平山麓。碧桂路轉南國東路可直達。距離區行政中心約3公里。是集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現代化旅游景區。
西山廟
西山廟在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鳳山(別稱西山)東麓,本名關帝廟,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建成。全廟依山構筑,歷經重修擴建,現為清光緒年間重修格局,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積3700平方米。前座為大門與前殿連體,正面成闕門式樣,三門并列,高大軒敞。闕門兩側為左右衢門,原有廣道通后山。后座為正殿,矗立在數十級寬闊的石階之上。廟里廟外多磚雕、灰塑、壁畫及彩陶塑像。該廟1985年由縣政府撥款重修?,F為區文物保護單位。
逢簡水鄉
逢簡水鄉,地處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北端,面積5.2平方千米,是廣東四大水鄉之一,有廣東“小周莊”之稱。
逢簡作為順德早期聚居地之一,自西漢起就有人在此生息,后來發展成一方集市,到唐朝已成為村落。南宋嘉定年間之前,已有先民遷入該地居住而漸成村落。逢簡水鄉內文物古跡遍布,有始建于宋朝的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明遠橋、始建于明朝的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劉氏大宗祠,以及佛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巨濟橋、清康熙皇帝賜建的金鰲橋,清光緒皇帝御賜金桂。同時,古廟宇、古祠堂、古民居、古樹眾多,歷史文化積淀深厚。
當地美食
炒水蛇片
炒水蛇片是順德的傳統名菜,也是順德的金牌名菜。此菜色澤鮮艷、蛇肉色澤雪白、肉質爽甜不韌。蔬菜的清爽配上水蛇片的鮮美,清爽嫩滑,鮮美可口,讓人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烘禾蟲
烘禾蟲,在順德傳統名菜中占有重要席位,據記載:“禾蟲能補脾胃,生血利濕,可治水腫,有強心之效”。一般的制法是將新鮮禾蟲用清水漂洗干凈,隔清水份,用瓦缽裝置,放入適量的油鹽、陳皮等,攪拌成膠狀,隔水蒸熟,再加瓦蓋,上下用炭火烘干,原缽上席。
文大鱔
順德出產的大鱔身有回形暗紋,故又稱紋鱔。鱔的肉質細嫩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肉食人參的美稱。文、蒸、烘炒等制法均味美可口。一般制法是把鱔切成4-6?厘米一段段,用大蒜頭、叉燒肉等佐料文煮,味美濃郁香滑。
均安煎魚餅
均安煎魚餅是廣東順德傳統的漢族名點,當地群眾早就善于將鯪魚起肉剁爛來做魚青,或蒸或打邊爐,味道鮮美。歐陽禮志加以改進,將鯪魚青壓成薄餅形,用慢火煎至金黃,使之成為佐酒下飯妙品。
大良炒牛奶
大良炒牛奶是一種廣東順德大良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屬于粵菜系,用鮮奶和雞蛋清炒制而成。成菜色澤潔白,鮮奶味香,軟滑爽口。
大良煎蝦餅
此菜制作簡易而食味甚佳,省內許多大酒店都把它列入菜譜。特點是色澤金黃,食味甘香,鮮美爽口。配料有雞蛋、炸欖仁等。
炒水魚絲
炒水魚絲是廣東順德傳統的漢族名菜,屬于粵菜系。鮮香甘爽,清甜肉滑。
鳳城魚皮角
魚皮角是廣東順德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魚皮角的特點是潔白鮮嫩,香滑爽口,久煮不爛,吃起來既有魚蝦鮮味,又有噴香肉韻,干蒸、煎焗、放湯都十分可口,可謂不是餃子,勝似餃子。
倫教糕
倫教糕的制作起源于廣東省順德區倫教鎮,是嶺南地區的一種傳統糕點小吃。由于品質、風味特殊,特別在夏天為廣大消費者所喜愛,目前生產已很普遍。
倫教糕是由秈米粉用酵母發醇,使淀粉質轉變為淀粉和糊精的混合體,再蒸制成型,其透明程度較高。軟韌性則近似用糯米的制品,味甜冽而清香。